91读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大明元辅 > 第288章 经济与党争(廿四)新枪:万历

第288章 经济与党争(廿四)新枪:万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而且,这种情况更是一直持续到了1848年,也就是到了十九世纪中叶,在跨越了近两个世纪以后,没有膛线的“燧发滑膛枪”才被有膛线的“燧发线膛枪”逐渐取代。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或许很多人会认为,是不是因为线膛枪出现的时间比较晚,没有赶上欧洲军队更新武器的风口?

诚然,线膛枪出现的时间确实比“滑膛枪”要更晚一点,毕竟“线膛”也是基于“滑膛”的基础才衍生出来的。可问题是,早在公元1420年,也就是十五世纪初期,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纽伦堡的一个铁匠,就已经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把有膛线的线膛枪,只不过这个时期的“膛线”还是直的罢了。

因为这个铁匠当时所考虑的并不是提升弹丸出膛之时的稳定性,而是为了减小装填弹丸之时的“摩擦力”,从而达到对装填速度的提升。毕竟从枪械后面装填弹药的“后膛枪”在十八世纪才出现,在此之前都是从枪管前面装填弹药,还得用“送弹棍”把火药和弹丸压实,操作极为繁琐,整个流程折腾下来,一分钟能击发一次都已经算是高效了。

当然,除了燧发之外,万历二式还有一些其他优点,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纸壳定装药。不过这和燧发一样,本质上只是理念先进,制造难度约等于无,属于看了就会的那种,同样没有技术壁垒。

技术壁垒,这才是高务实追求的。只有具备技术壁垒,才能在较长时间里确保领先,确保不会轻易被对手追平。

然而,在工业革命之前的这个时代搞技术壁垒却非常艰难,毕竟欧亚大陆的科技水平相差不大——欧洲不必说,西亚的奥斯曼帝国现在也还没有衰落,东亚则有大明,大家的军事科技虽然各有侧重,但整体来说还在同一档次,没有拉开代差。

所以,即便在万历二式刚刚批装的时候高务实就已经下令研发万历三式,但直到将近二十年后,京华兵工才拿出了新产品——这还是在高务实时不时亲自点拨的前提下才完成的,足见其中困难。

那么,万历三式为什么会难产二十年之久?答案是:这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线膛枪,并且为了解决线膛枪带来的问题而采用了新式弹丸。换句话说,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并不只是造一把枪而已。

高务实是个大忙人,显然不会去做毫无意义的事,比如今日的这场骑射比试。他安排这场骑射比试,比试本身并无太大的意义,顶多是陪孟古哲哲消遣一番,顺便让皇帝知道他并非贪恋权柄之人——您看我闲下来其实有很多乐趣的。

那么,他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呢?其实是要经由这次比试来挑选万历三式步枪与骑枪,而这件事如果有皇帝在场,效果则会更好。

万历二式步枪问世已经有好些年头了,这些年来其实也经历了一些小改款,甚至因为高务实对大明骑兵的改造而诞生了衍生款,即万历二式骑枪。

然而,这些小改款还真就只是名副其实的“小”改款,大多时候只是调整一下枪托样式,使其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之类的改动。多年来最大一次改进也不过是调整了瞄准系统,而对于枪械的主体构造,则可以说是十余年毫无变化。

你当然可以说这是当前科技的局限性,但高务实却更倾向于这是因为万历二式缺乏竞争者。没有竞争就难以进步,这个道理不仅是高务实,其实大家都懂,但当前的局面却偏偏就是万历二式真的没有竞争者。

在高务实这个穿越者看来,“膛线”无疑是枪管的灵魂。由于膛线可以给弹头赋予旋转的能力,所以在弹头射出有膛线的枪管之时,往往会因为弹头自转而获得更远的射程以及更高的精度。

这个原理其实就跟小孩子玩的陀螺一样,因为弹头旋转而大大提高了弹头射击之时的稳定性。

这也是现代军队除了一部分自带尾翼,或者没有必要采用线膛的弹药采用“滑膛”发射以外,剩下的基本都是以“线膛”为主的主要原因。

但这里却有个问题,在十七世纪(1601-1700年)的欧洲,当时明明已经有了射程更远、精度更高的“线膛枪”,也就是“来福枪”,可当时的欧洲军队却还是更喜欢没有膛线的“滑膛枪”,为什么呢?

要知道,从十七世纪中叶开始,就一直都被很多欧洲军队大规模装配的燧发枪,其中又可以细分为“燧发线膛枪”和“燧发滑膛枪”,但欧洲军队所装配的却绝大多数都属于没有膛线的“燧发滑膛枪”。

从世界范围内来说,万历二式这款枪械相比当代其他枪械而言,技术跨度本身并不算大,因为早在1547年时,燧发枪就已经由法国枪炮工匠兼钟表匠马汉发明了。然而一项发明从问世到普及是需要时间的,欧洲军队批量装备燧发枪却要推迟到一个世纪之后,也就是大概在1650年先后。

万历二式显然打了个时间差,在高务实的推动之下,基本上使得大明军队比原历史上的欧洲军队提前七十年批量装备了燧发火枪——不过随着西班牙人从南疆进口火枪,这一技术领先未必能维持多久。

说到底,“燧发”这件事从原理上来说并不困难,其制造工艺也谈不上什么科技壁垒,欧洲的技术工匠们只要看到万历二式就能仿制。

也正因为如此,虽然当初南疆方面绝大多数人都反对向西班牙人出口万历二式,但高务实依旧毫不犹豫的批准了——这玩意敝帚自珍没有意义,你不出口,无非是逼人家自己研究制造,何必呢?还不如多卖点钱,反正西班牙人深陷欧陆战事,不可能跑来和大明、和南疆交战。

至于说技术扩散到整个欧洲大陆,这当然要麻烦一点,但影响也不会很大——前面不是说了吗,法国人几十年前就有这技术了。他们没有大批量装备,必然是他们有他们面临的问题,至于具体是什么问题,高务实现在可懒得琢磨。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